<dl id="nlax5"><label id="nlax5"></label></dl>

      <ul id="nlax5"><meter id="nlax5"></meter></ul>
      <form id="nlax5"><output id="nlax5"><tfoot id="nlax5"></tfoot></output></form>
        2025年05月15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本地 > 正文

        尋訪父親足跡 共話中日友誼

        來源:三門峽日報 發(fā)布日期:2015-11-18   打印
          11月14至15日,日本朋友石川究和夫人到我市尋訪參觀,他的父親——已故的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生前在我市工作近20年,為我市捐贈資金建設博物館,并在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是我市的榮譽市民,并被河南省政府授予“黃河友誼”獎。石川究夫婦此次尋訪,就是為了深入了解父親生前在我市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11月14日,在三門峽市博物館門前的一塊紀念碑前,石川究先生撫摸著石碑,追思父親。據(jù)碑文記載:公元1988年,三門峽市興建博物館。為增進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一位日本朋友捐款200萬元。特立此碑,以示謝意。碑文上所說的日本朋友,就是石川一郎。
         
          80歲高齡的我市文物專家許永生聽說石川一郎的兒子來了,專程趕到市博物館。雙方見面,格外激動。許永生向石川究講述了28年前第一次見到石川一郎的情景。那天正值大年初一,他在供職的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值班,市外事辦的工作人員領著石川一郎先生找到他,想要參觀市文物陳列館。許永生熱情地向石川一郎介紹了陳列館里的展品,石川一郎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三四個小時。當石川一郎得知陳列館展出的只是300多件文物,還有大量文物無處存放,需要建設一個大的博物館時,立即提出出資200萬元人民幣,令在場人員感動不已。
         
          石川究夫婦一邊聽著許永生的介紹,一邊參觀了三門峽市博物館,他們對三門峽的歷史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同時為父親感到自豪。
         
          許永生告訴石川究,從第一次和石川一郎見面,到市博物館建成,他們之間的感情愈來愈深。1996年,石川一郎先生被聘為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他堅持不拿工資和報酬,甚至自己出錢購買電教設備,資助貧困學生。他是職業(yè)技術學院日語教學的創(chuàng)始人,直到2006年因病才回到日本。石川究夫婦隨后來到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當他們看到父親當年的學生范云霞已經(jīng)成為學校的業(yè)務骨干,感到十分欣慰。
         
          第二天,石川究夫婦還在市外事辦主任張武民的陪同下參觀了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qū)和北營地坑院,表示三門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耐人尋味的歷史文化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令他們震驚。石川究說:“父親在這里待了近20年,并沒有給我們講過什么。這兩天通過三門峽朋友的介紹,我們才對父親當年在這里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我覺得父親在這里所做的一切都很有意義,我們應該珍惜老一輩人建立起來的友情,將其發(fā)揚光大,共同續(xù)寫中日人民純潔的友誼。”                 (董建華)

        ( 編輯:wyw )
        久碰是精品香蕉频线观,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精品国产91av自在自线,国产综合久久精品综合AV无码
            <dl id="nlax5"><label id="nlax5"></label></dl>

              <ul id="nlax5"><meter id="nlax5"></meter></ul>
              <form id="nlax5"><output id="nlax5"><tfoot id="nlax5"></tfoot></output></form>